典型盤類零件的數控工藝

   時間:2014-03-12 03:22:24
典型盤類零件的數控工藝簡介
近年來,隨著數控技術的發展,性能良好的加工中心設備使許多零件的加工更為方便。利用這些設備如何能高效地加工出更為優質的零件,已成為企業關心的問題。本文以典……
典型盤類零件的數控工藝正文

近年來,隨著數控技術的發展,性能良好的加工中心設備使許多零件的加工更為方便。利用這些設備如何能高效地加工出更為優質的零件,已成為企業關心的問題。本文以典型薄壁盤類零件為例,基於近年應用起來的高速加工製造技術的優勢,利用工廠現有的數控設備,積極探索出加工該類零件的較好的工藝方案及數控加工過程。

1.數控加工的工藝分析

(1)零件的結構特點該零件材料為硬鋁LY12,其切削性能良好,屬於典型的薄壁盤類結構,外形尺寸較大,周邊及內部筋的厚度僅為2mm,型腔深度為27mm。該零件在加工過程中如果工藝方案或加工參數設置不當,極易變形,造成尺寸超差,

(2)工藝分析該零件毛坯選用棒料,採用粗加工、精加工的工藝方案,具體工藝流程如下:毛坯→粗車→粗銑→時效→精車→精銑。粗車:分別在外圓及端面預留1.5mm精加工余量,並預鑽中心孔。粗銑:分別在型腔側面及底面預留余量1.5mm,並在φ12mm孔位處預鑽工藝孔。

時效:去除材料及加工應力。精車:精車端面、外圓並鏜工藝孔φ6mm,要求一次裝夾完成,以便保證同軸度,為後序加工打好基礎。精銑:保證零件的最終要求,是本文論述的重點。①粗銑型腔粗加工主要是去除大余量,並為後序精加工打好基礎,所以加工型腔時,選擇低成本的普通數控銑床加工。該工序要求按所示零件結構圖加工出內形輪廓,圓弧拐角為R5mm,所留精加工余量均勻,為1.5mm。而且本道工序還需要在φ12mm孔位處預先加工精加工所需的定位孔。②精銑型腔高速加工技術是近年應用起來的製造技術。在高速切削加工中,由於切削力小,可減小零件的加工變形,比較適合於薄壁件,而且切屑在較短時間內被切除,絕大部分切削熱被切屑帶走,工件的熱變形小,有利於保證零件的尺寸、形狀精度;高速加工可以獲得較高的表面質量,加工周期也大大縮短,所以結合該類薄壁盤類零件的特點,精加工型腔時選用高速加工。③定位孔的加工該零件精加工選用中心孔φ6mm及φ12mm孔作為定位孔,所以精加工型腔前必須先將其加工到位。中心孔φ6mm在車工精車外圓φ301.5mm時將其鏜削為φ6H8;φ12mm孔由數控銑床鑽、鉸至φ12H8。(3)精加工型腔時零件的定位與裝夾為了使工件在機床上能迅速、正確裝夾,而且在加工一批工件時不必逐個找正,所以此次加工採用一面兩銷的定位方式。以零件上已經存在的φ6mm及φ12mm孔作為定位孔,做簡易工裝,該工裝採用一個圓柱銷和一個扁形銷作為定位元件。由於該零件屬於薄壁件,容易變形,在夾緊工件時,壓板應壓在工件剛性較好的部位,分佈儘可能均勻,以保證夾緊的可靠性,而且夾緊力的大小應適當,以防破壞工件的定位或使工件產生不允許的變形。其具體定位與裝夾。此裝夾方式完全符合加工中心的特點,一次裝夾可以完成型腔及所有孔的加工。

2.加工型腔的數控加工程序總方案(1)編程軟體該零件的數控加工程序是基於軟體MasterCAM生成的。該軟體無須畫出實體,只需按1:1正確畫出要加工的輪廓線,選擇適當的圖形和參數即可生成用於加工的程序。(2)設備的選擇精加工型腔選用加工中心設備:德國HERMLE(悍馬)C1200U,該設備的操作系統是HEIDENHIN(海德漢),其性能指標為:主軸最高轉速18000r/mm,快速移動30000mm/min,行程1200mm×1000mm×800mm,響應靈敏,適合高速加工。該零件以前曾選用其他加工中心設備進行加工,但因為壁薄,筋厚度僅為2mm,型腔深,為27mm,為防止零件變形,只能選用小規格刀具,較小的加工速度,並進行多次時效,加工周期很長,所以此次加工選用了適合高速加工的數控設備。(3)刀具的選擇根據零件材料,選擇國產的鑲齒硬質合金立銑刀,雙刃,大螺旋角,刃前空間大,耐磨,成本低。經過實踐發現該刀具非常適合鋁材的高速加工。對具體的參數選擇,需要在實際切削中摸索,發現合適速度,當然還要參考廠家的資料。

3.加工中心精銑削過程該型腔的銑削加工分兩步進行,分別為底面和側面加工,先底面,后側面。數控程序的中心設在工件外圓圓心,安全高度在零件表面上方50mm處。(1)底面加工刀具規格:選用φ14mm的立銑刀。下刀方式:採用螺旋下刀,可以改善進刀時的切削狀態,保持較高的進刀速度和較低的切削負荷。走刀方式:選用Pocket—Parallel,Spiral,clean Cor-ners(平行環繞並清角)方式,從內到外,三個型腔分別加工,可以減少提刀,提升銑削效率。

加工時按順銑方式,將底面1.5mm的加工余量分兩次完成,第一刀背吃刀量1.4mm,刀路重疊50%,轉速8000r/min,進給速度1400mm /min;精加工時,背吃刀量0.1mm,轉速升至12000r/min,進給不變,底面的表面質量非常好。其刀路軌跡,由里向外逐步擴展,與外形相似,刀路平順、柔和,盡量減少劇烈變化,以免引起機床振動。注意:精加工底面時,給側面預留了3mm余量,以免銑到側面時吃刀量增大。

(2)側面加工刀具規格:為防止在拐角處走刀路徑突然改變而導致衝擊力太大,所以高速加工時應盡量避免選用與拐角半徑一致的刀具,此次選用φ8mm的立銑刀(拐角為R5mm)。裝刀時,刀具儘可能縮短伸出長度,以保證高速加工時的刀具強度。進、退刀方式:以圓弧方式接近、離開工件,可以避免突然接觸工件時產生的接刀痕,保證零件的表面質量。走刀方式:選用Contour(外形銑削)方式。加工時,按Z軸分層並以順銑的方式進行,轉速10000r/min,進給速度1000mm/min,三個型腔同時逐層向下銑,每次背吃刀量為2mm。注意:不可一個型腔銑削后再銑削下一個型腔。因為,當第一個型腔加工完后,內部筋的壁厚只剩3.5mm,而加工下一個型腔時,內部筋的切削量將是1.5mm,這會導致局部支撐力變小,工件容易受切削力的影響而變形;若三個型腔同時逐層向下銑削時,筋的壁厚是5mm,相對而言支撐力要大得多。加工的刀路軌跡

加工操作完成後,選擇HEIDENHIN後置處理,生成NC程序,用網線傳到機床。4.結束語該零件採用此種方式加工,既保證了加工質量,相對於傳統的數控加工而言,又使生產周期縮短了一半,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本文也可以為同行加工同類零件提供一些參考。

[典型盤類零件的數控工藝],你可能也喜歡

  • autocad機械零件圖
  • 機械手臂零件圖
  • 機械零件台中
  • 機械零件
  • 大里機械零件
  • 希臘典型的三柱式
  • 典型區別函數
  • 花鍵加工的工藝過程
  • 機械零件一般的加工工藝順序
  • 模具零件加工工藝
  • 金屬零件加工工藝
  • 金屬零件製造工藝
  • 主軸軸承配置的幾種典型方式
Bookmark the permalink ,來源:
One thought on “典型盤類零件的數控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