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視圖

   時間:2014-03-07 22:16:06
三視圖簡介
定義: 三視圖是觀測者從三個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空間幾何體而畫出的圖形。 將人的視線規定為平行投影線,然後正對著物體看過去,將所見物體的輪廓用正投影法繪製出來該圖形稱為視圖。一個物體有……
三視圖正文

定義:
三視圖是觀測者從三個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空間幾何體而畫出的圖形。
將人的視線規定為平行投影線,然後正對著物體看過去,將所見物體的輪廓用正投影法繪製出來該圖形稱為視圖。一個物體有六個視圖:從物體的前面向後面投射所得的視圖稱主視圖(正視圖)——能反映物體的前面形狀,從物體的上面向下面投射所得的視圖稱俯視圖——能反映物體的上面形狀,從物體的左面向右面投射所得的視圖稱左視圖(側視圖)——能反映物體的左面形狀,還有其它三個視圖不是很常用。三視圖就是主視圖(正視圖)、俯視圖、左視圖(側視圖)的總稱。


投影規則:
主俯長對正、主左高平齊、俯左寬相等
即: 
主視圖和俯視圖的長要相等;
主視圖和左視圖的高要相等;
左視圖和俯視圖的寬要相等。
在許多情況下,只用一個投影不加任何註解,是不能完整清晰地表達和確定形體的形狀和結構的。如圖所示,三個形體在同一個方向的投影完全相同,但三個形體的空間結構卻不相同。可見只用一個方向的投影來表達形體形狀是不行的。一般必須將形體向幾個方向投影,才能完整清晰地表達出形體的形狀和結構。
一個視圖只能反映物體的一個方位的形狀,不能完整反映物體的結構形狀。三視圖是從三個不同方向對同一個物體進行投射的結果,另外還有如剖面圖、半剖面圖等做為輔助,基本能完整的表達物體的結構。


三投影面體系:

投影體系
我們設立三個互相垂直的平面,叫做三投影面。這三個平面將空間分為八個部分,每一部分叫做一個分角,分別稱為 Ⅰ 分角、 Ⅱ 分角…… Ⅷ 分角,如圖所示。我們把這個體系叫三投影面體系 ,世界上有些國家規定將形體放在第一分角內進行投影。也有一些國家規定將形體放在第三分角內進行投影 , 我國國家標準《機械製圖》 (GB4458.1–84) 規定“採用第一角投影法”。
如圖是第一分角的三投影面體系。我們對體系採用以下的名稱和標記:正對著我們的正立投影面稱為正面,用 V 標記 ( 也稱 V 面 ) ;水平位置的投影面稱為水平面,用 H 標記 ( 也稱 H 面 ) ;右邊的側立投影面稱為側面,用 W 標記 ( 也稱 W 面 ) 。投影面與投影面的交線稱為投影軸,分別以 OX 、OY 、OZ 標記。三根投影軸的交點 O 叫原點。


三視圖的形成:
如圖所示,首先將形體放置在我們前面建立的 V 、 H 、 W 三投影面體系中,然後分別  三投影面向三個投影面作正投影。
形體在三投影面體系中的擺放位置應注意以下兩點:
1) 應使形體的多數表面 ( 或主要表面 ) 平行或垂直於投影面 ( 即形體正放 )
2) 形體在三投影面體系中的位置一經選定,在投影過程中是不能移動或變更,直到所有投影都進行完畢。
這樣規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繪圖讀圖方便和研究問題的方便。
在三個投影面上作出形體的投影后,為了作圖和表示的方便,將空間三個投影面展開攤平在一個平面上。其規定展開方法是,如下圖所示:
V 面保持不動,將 H 面和 W 面按圖中箭頭所指 , 方向分別繞 OX 和 OZ軸旋轉,使 H 面和 W 面均與 V 面處於同一平面內,即得如圖所示的形體的三面投影圖。
從上述三面投影圖的形成過程可知,各面投影圖的形狀和大小均與投影面的大小無關。

三視圖形成
外,我們可以想象,如果形體上、下、前、后、左、右平行移動,該形體的三面投影圖僅在投影面上的位置有所變化,而其形狀和大小是不會發生變化的,即三面投影圖的形狀和大小與形體和投影面的距離也即與投影軸的距離無關。因此,在畫三面投影圖時,一般不畫出投影面的大小 ( 即不畫出投影面的邊框線 ) ,也不畫出投影軸。
如圖所示,工程上,習慣將投影圖稱為視圖,國家標準規定: V 面投影圖稱為主視圖; H 面投影圖稱為俯視圖; W 面投影圖稱為左視圖。

 

[三視圖],你可能也喜歡

  • 機械製圖三視圖教學
  • 機械三視圖教學
  • 機械三視圖範例
  • 三視圖範例
  • 三視圖轉立體圖
Bookmark the permalink ,來源:
One thought on “三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