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旋混凝低脈動沉澱給水處理技術

水處理技術    時間:2014-03-12 21:23:15
渦旋混凝低脈動沉澱給水處理技術簡介
     “渦旋混凝低脈動沉澱給水處理技術”是根據哈爾濱工業大學王紹文教授提出的多相流動物系反應控制慣性效應理論,結合給水工程實踐,經近……
渦旋混凝低脈動沉澱給水處理技術正文

  

“渦旋混凝低脈動沉澱給水處理技術”是根據哈爾濱工業大學王紹文教授提出的多相流動物系反應控制慣性效應理論,結合給水工程實踐,經近十年的研究而發明的。93年獲國家發明獎,96年獲建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並且被國家科委列入“九五” 期間國家重點科技推廣計劃。該技術涉及了給水處理中混合、絮凝反應、沉澱三大主要工藝。根據該理論水流中顆粒碰撞(物相接觸)與亞微觀傳質(細部傳質)的決定性動力因素是湍流微渦旋的離心慣性效應。在混合工藝採用並聯圓管混合器和孔板式凈水混合裝置,使投加的藥劑與水在瞬間完成了藥劑的快速有效宏觀混合,而且完善了亞微觀傳質,使藥劑水解產物迅速分散到原水各微細部,充分發揮藥劑作用,大幅度地提高了處理能力,混合效果好。在反應工藝中採用小孔眼網格反應池技術,水流通過小孔眼網格時在格條兩側的後方各產生一系列眾多的小渦旋,這些小渦旋相互碰撞形成更多更小的小渦旋,這樣在網格後面渦旋尺度在迅速減小(衰減)渦旋數量大幅度增加,即在網格後面水流中造成高比例的微渦旋,由於它們的離心慣性效應的動力學作用,大幅度提高了顆粒碰撞機率,也大幅度提高了細部傳質速率,對於絮凝反應工藝來說,小孔眼網格這一動力學作用機理是科學的,工藝效率是高的。在沉澱工藝中採用小間距斜板沉澱池技術和側向出水同向流斜板沉澱池技術,既克服了排泥問題,又因板間距離小,水流特別穩定,沉澱效率大大提高。

由於理論上的重大突破,該系列技術實現了高效率的混合、反應、沉澱,從而保證了高效率的除濁與高質量的供水。因為大幅度地提高了水流中顆粒的碰撞和傳質速率,反應時間縮至5~10分鐘,混合時間僅為3~30秒,而其處理能力較常規技術增加50%~100%;沉后水可穩定在3NTU以下,濾后水接近零度;減少了反衝洗水量;實踐表明,與傳統技術相比,該技術用於新建水廠中,佔地與投資可節省20%~30%;用於挖潛改造,可提高水量50%~100%,並且保證了該技術在沉澱池出水水質方面的技術承諾;一般可節省葯耗10%~30%;運行安全可靠;適於目前所知的各種水質。

目前,該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我國南北方的江、河、湖泊水的處理中,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主要給水處理專利技術設備

▲ 串聯式圓管混合器(專利號:ZL 95 2 11376.7)

▲ 孔板式凈水混合裝置(專利號:ZL 97 2 24220.1)

▲ 小孔眼網格反應池技術(專利號:ZL 90 1 06705.9)

▲ 小間距斜板沉澱池技術(專利號:ZL 95 2 05209.1)

▲ 網格平流沉澱池技術(專利號:ZL 97 2 21848.3)

▲ 反應池過渡段配水絮凝裝置(專利號:ZL 98 2 37001.6)

▲ 逆向流斜板尾部集水沉澱池(專利號:ZL 98 2 37002.4) 

   給水工藝流程圖       平面布置圖       混合、反應、沉澱池剖面圖       給水三維圖
  

[渦旋混凝低脈動沉澱給水處理技術],你可能也喜歡

  • 滾動軸承應用技術
  • 無框鏡架裝配技術
  • 眼鏡裝配技術士
  • 音響裝配技術
  • 日本蠟燭圖技術
  • 建築伸縮縫處理知識
  • 鈑金鏽蝕處理
  • 鈑金凹陷處理
  • 鈑金刮傷如何處理
  • 汽車鈑金刮傷處理
  • 沉澱池設計參數
  • 沉澱池設計原理
  • 混凝沉澱池設計
  • 沉澱池設計條件
  • 傾斜管沉澱池設計
  • 給水管漏水如何處理
  • 給水試壓規範
  • 給水試壓標準
  • mca中大腦動脈
  • 囊式自動給水設備
  • 給水設備圖例
  • 冠狀動脈鑽石研磨鑽
  • 脈動式袋式集塵器
  • 脈動式集塵器原理
  • 脈動緩衝器原理
Bookmark the permalink ,來源:
One thought on “渦旋混凝低脈動沉澱給水處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