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系統發展歷史及趨勢

   時間:2014-03-11 16:07:43
數控系統發展歷史及趨勢簡介
    1946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這表明人類創造了可增強和部分代替腦力勞動的工具。它與人類在農業、工業社會中創造的那些只是增強體力勞動的工具相比,……
數控系統發展歷史及趨勢正文
  

1946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這表明人類創造了可增強和部分代替腦力勞動的工具。它與人類在農業、工業社會中創造的那些只是增強體力勞動的工具相比,起了質的飛躍,為人類進入信息社會奠定了基礎。
  

 
6年後,即在1952年,計算機技術應用到了機床上,在美國誕生了第一台數控機床。從此,傳統機床產生了質的變化。近半個世紀以來,數控系統經歷了兩個階段和六代的發展。
  

   1.1、數控(NC)階段(1952~1970年)
  

 
早期計算機的運算速度低,對當時的科學計算和數據處理影響還不大,但不能適應機床實時控制的要求。人們不得不採用數字邏輯電路"搭"成一台機床專用計算機作為數控系統,被稱為硬體連接數控(HARD-WIRED  NC),簡稱為數控(NC)。隨著元器件的發展,這個階段歷經了三代,即1952年的第一代--電子管;1959年的第二代--晶體管;1965年的第三代--小規模集成電路。
  

   1.2、計算機數控(CNC)階段(1970年~現在)
  

到1970年,通用小型計算機業已出現並成批生產。於是將它移植過來作為數控系統的核心部件,從此進入了計算機數控(CNC)階段(把計算機前面應有的"通用"兩個字省略了)。到1971年,美國INTEL公司在世界上第一次將計算機的兩個最核心的部件--運算器和控制器,採用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集成在一塊晶元上,稱之為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又可稱為中央處理單元(簡稱CPU)。
  

到1974年微處理器被應用於數控系統。這是因為小型計算機功能太強,控制一台機床能力有富裕(故當時曾用於控制多台機床,稱之為群控),不如採用微處理器經濟合理。而且當時的小型機可靠性也不理想。早期的微處理器速度和功能雖還不夠高,但可以通過多處理器結構來解決。由於微處理器是通用計算機的核心部件,故仍稱為計算機數控。
  

到了1990年,PC機(個人計算機,國內習慣稱微機)的性能已發展到很高的階段,可以滿足作為數控系統核心部件的要求。數控系統從此進入了基於PC的階段。
  

 
總之,計算機數控階段也經歷了三代。即1970年的第四代--小型計算機;1974年的第五代--微處理器和1990年的第六代--基於PC(國外稱為PC-BASED)。
  

 
還要指出的是,雖然國外早已改稱為計算機數控(即CNC)了,而我國仍習慣稱數控(NC)。所以我們日常講的"數控",實質上已是指"計算機數控"了。
  

   1.3、數控未來發展的趨勢
  

   1.3.1 繼續向開放式、基於PC的第六代方向發展
  

 
基於PC所具有的開放性、低成本、高可靠性、軟硬體資源豐富等特點,更多的數控系統生產廠家會走上這條道路。至少採用PC機作為它的前端機,來處理人機界面、編程、聯網通信等問題,由原有的系統承擔數控的任務。PC機所具有的友好的人機界面,將普及到所有的數控系統。遠程通訊,遠程診斷和維修將更加普遍。
  

   1.3.2 向高速化和高精度化發展
  

 
這是適應機床向高速和高精度方向發展的需要。
  

   1.3.3 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隨著人工智慧在計算機領域的不斷滲透和發展,數控系統的智能化程度將不斷提高。
  

(1)應用自適應控制技術
  

 
數控系統能檢測過程中一些重要信息,並自動調整系統的有關參數,達到改進系統運行狀態的目的。
  

 
(2)引入專家系統指導加工
  

 
將熟練工人和專家的經驗,加工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存入系統中,以工藝參數資料庫為支撐,建立具有人工智慧的專家系統。
  

   (3)引入故障診斷專家系統
  

 
(4)智能化數字伺服驅動裝置
  

可以通過自動識別負載,而自動調整參數,使驅動系統獲得最佳的運行。

[數控系統發展歷史及趨勢],你可能也喜歡

  • 模具工業發展方向
  • 通訊軟體的發展
  • 電腦軟體的發展
  • 即時通訊軟體的發展
  • 機械製造方法的趨勢
  • 機械製造方法之趨勢
  • 建立模型發展理論
  • 室內設計發展趨勢
  • 趨勢軟體移除
  • 一路發趨勢軟體
  • 緩衝氣墊包裝系統
  • autocad最新版本2020系統配置
  • 機械零件分類編碼系統
  • 振力高速衝床系統引數
Bookmark the permalink ,來源:
One thought on “數控系統發展歷史及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