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億元市場蓄勢國產核閥 誰絆住了國產化腳步?

  • 分類  >  閥門 >
  • 30億元市場蓄勢國產核閥 誰絆住了國產化腳步?
   時間:2014-03-11 13:48:38
30億元市場蓄勢國產核閥 誰絆住了國產化腳步?簡介
     近來,眾多媒體對國內核電建設的高度關注,將核電設備國產化進程推向高潮。據統計,截至2005年,我國核電共有11台機組、900萬千瓦,佔全國發……
30億元市場蓄勢國產核閥 誰絆住了國產化腳步?正文
  近來,眾多媒體對國內核電建設的高度關注,將核電設備國產化進程推向高潮。據統計,截至2005年,我國核電共有11台機組、900萬千瓦,佔全國發電裝機總容量的2%左右。形成了以浙江秦山、廣東大亞灣和江蘇田灣為主的三個核電基地。

  2006年12月,中電投與美國西屋公司簽訂合同,採用其第三代的AP1000核電技術建設三門和海陽核電站。中國計劃今後建設30~40台這樣的機組,第一台機組中的閥門全部採用進口,然後逐步實現國產化。

  具體目標是依託大連紅沿河工程和近期要建設的核電站工程項目,實現非核級和核三級閥門全部國產化,核二級閥門國產化率達到80%,核一級閥門達到70%,到第四台機組時要求全部國產化。2006年7月21日,國務院又批准建設廣東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浙江三門核電站一期工程。在此之前,中國在建、投運的三大核電基地核電裝機容量已達到870萬千瓦。

  核電閥門需求量相當大

  資料顯示,全世界現有核電機組500餘座,我國已建成6座(總裝機容量達870萬千瓦)。

  目前,我國又開始致力於研究國際先進的第三代技術核電機組,該工程已納入2006年起的國家第十一個五年計劃,預計到2020年將建成可商用的原型核反應快堆。根據「十一五核電規劃」,到2020年中國核電要佔總電力的4%。這意味著未來十幾年,中國要增加4000萬千瓦核電的裝機容量,新建30座以上的核電站。到2030年中國核電要佔總電力的7%。

  在「十一五」期間開工的1200萬千瓦大中型項目中,總投資將為1500億元,其中閥門投資總額占核電總投資額的2%左右,那麼,在「十一五」期間核電站的閥門需求額將為30億元,年均需求量為6億元左右。而核電站花在閥門上的維修費卻要佔維修總額的50%以上。

  從我國核電機組的發展來看,核電閥門的需求量遠高於同容量級的火電站。以容量為80萬千瓦的核電站為例,通徑DN25~1000厘米的閥門需求量為8000~10000台,為同類火電站的2~3倍。據統計分析,一座有2套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的核電站需各類閥門3萬台,按每年有250萬千瓦核電機組建設計算,每年核電閥門的需求量約3.8萬餘台。據國家「十一五」規劃預測,「十一五」期間,核電站的閥門需求額將為30億元,年均需求為6億元左右。另外,由於核電站花在閥門上的維修費一般占核電站維修總額的50%以上,故,每年核電站花費在閥門上的維修費用約為1.5億元。由此來看,核電閥門的市場需求量是相當大的。

  目前國內能夠自主設計、製造的核安全級閥門主要是安全二級、安全三級的閘閥、截止閥、止回閥、球閥、蝶閥、風道閥、隔膜閥、調節閥、安全閥等,閥門的口徑從1/2毫米~40毫米,壓力等級從150~2500磅(lb),材料有碳鋼、不鏽鋼,閥體成型方式有鑄、鍛、板焊結構,驅動方式有手動、電動、氣動等。

  能夠設計、製造這些閥門的廠家,我國已有10家,其中8家取得設計、製造(SZ)資格許可證;2家取得製造(Z)資格許可證。

  隨著中國核電建設漸漸駛入快車道,核電「國產化情結」變得越來越強烈。
有媒體報道稱,有關部門提出,希望在未來三四年新的核電機組建成之後,核電國產化程度能從50%提高到70%以上;更有一種心急的觀點,認為中國在「十五」期間就能使國內核電設備平均國產化率達到75%以上。這些說法給人們一種感覺:國產化已是囊中之物。然而,有一個事實卻被忽略了:我國目前在核電設備的設計、製造水平上與國際市場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


  誰絆住了國產化的腳步

  數字也許最能說明問題。據統計,目前建成和在建的870萬千瓦核電機組中有720萬千瓦分別從法國、加拿大和俄羅斯進口,而我國自主設計、自主建造的核電站只有秦山一期30萬千瓦和秦山二期兩台60萬千瓦核電機組。面對這樣的尷尬,國務院核電領導小組的專家認為,我國的核電在施工和運行方面已經基本能夠自主化,但設計和製造方面距離國際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自主化要以自主設計和自主採購為核心,堅持自主運行,帶動設備製造的自主化。設計是龍頭,沒有自主設計,設備製造國產化無疑是一句空話,這是核電國產化的第一道門檻,而另外一個門檻則來自於製造業本身。

  僅以閥門為例,與國外相比,國內閥門生產企業還存在為核電提供的閥門種類不夠齊全,設計水平、毛坯件生產技術(如:核安全級閥門的鑄鋼件對鋼水的化學成分含量、均勻度要求嚴格,不允許有夾渣、氣孔存在)、機加工技術、輔助製造技術、試驗技術和試驗手段均有差距,必須進一步開發核電閥門產品,確保產品質量,才能滿足核電閥門國產化的需求。

  從國內核電設備製造企業的裝備能力和水平上看,業內專家認為,我國的核電設備企業並不比國外差,國外有的我們都有。但是,我們的製造工藝水平相對於發達國家仍有差距。另外,核電裝備製造的標準遠比其他機械更為嚴格。中國核電設備製造企業在管理水平上或多或少都存在問題,尤其是企業核安全意識不太強。我國核電的發展路線是輕水壓水堆,技術接近第三代。目前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汽輪機組僅有65萬千瓦,而國際先進水平一般都達到百萬千瓦級,最高達到135萬千瓦。中國是世界上第八個能出口核電站的國家,而摘取這一榮譽的不過是出口到巴基斯坦的在2000年6月投產的30萬千瓦核電站。

  我國取得生產核電設備許可的企業數量不少,基本上是國有企業,如一重、二重、哈爾濱電站集團、東方電氣集團、上海電氣集團等等,然而這些企業的核電設備訂單卻不多,他們基本上都處於來了任務就做,沒有就不做的狀態。作為核電設備買家的核電投資公司對國產化的不積極態度也讓設備生產廠家無奈。這些用戶普遍對國產設備信任度不高,而且很少考慮性價比,更傾向於從國外進口。這也成為核電設備國產化路上的「絆腳石」。

  由於受到種種羈絆,對核電國產化期望過高容易導致泡沫效應。有人曾經預言,我國的核電要真正產業化、市場化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我國核電事業僅僅進入準備加速發展階段,真正的加速要到2010年以後。

  根據國內主管部門的規劃,到2020年,我國核電增裝機容量將達到3600萬~4000萬千瓦,涉及到的直接投資達3000多億元人民幣。按照平均國產化率60%估算,國外核電企業將從核電設備技術提供中直接分得1200億元左右,從這一點上,國產化率提高等於從國外核電設備製造企業的口中往回搶肉。

  做比說更重要

  未來核電市場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加反襯出中國核電設備製造業眼下的生存狀態之窘迫。
為了使核電閥門儘快實現國產化,東方電氣集團公司等5家企業正在南沙建設核電重型裝備製造的新基地。煙台冰輪與韓國三信合資組建的合資公司日前正式投產。此前有媒體報道,核電設備製造企業法國AREVA集團先後與15家中方廠家進行了廣泛的合資合作,例如與東方鍋爐廠合作製造核電站蒸汽發生器,與上海第一機床廠合作製造反應壓力容器堆內構件,與上海先鋒電機廠合作製造控制棒驅動機構等等。雙方合作非常成功,國產化設備製造也均達到歐洲製造水平。從側面也反映了中國製造企業的素質在提高。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核電設備製造企業走得一步一個腳印,嶺澳核電站兩台核電機組整體設備製造的國產化能力為30%,而後的秦山二核55項關鍵設備47項實現了國產化,設備國產化率達到55%。

  業內人士提出,國產化建設不在於怎麼說,而在於怎麼做。

[30億元市場蓄勢國產核閥 誰絆住了國產化腳步?],你可能也喜歡

  • 興南夜市停車場
  • 新竹市拖吊場牛埔
  • 高雄腳踏車步道
Bookmark the permalink ,來源:
One thought on “30億元市場蓄勢國產核閥 誰絆住了國產化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