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標準化概論

   時間:2014-03-06 10:02:16
製圖標準化概論簡介
由於製圖標準化涉及圖形學、工程學、標準化學等多學科領域,且其也只是廣義標準化的一部分。故本章首先宏觀概論了廣義標準化;接著簡介了圖形學的基本概念;最後著重介紹了國際國內製圖標……
製圖標準化概論正文

  由於製圖標準化涉及圖形學、工程學、標準化學等多學科領域,且其也只是廣義標準化的一部分。故本章首先宏觀概論了廣義標準化;接著簡介了圖形學的基本概念;最後著重介紹了國際國內製圖標準化的情況,特別要關注現行“中國製圖標準體系”的四個層面;並且提出了如何活學活用“製圖標準”,優化“產品生命周期”的見解。
  眾所周知,在工程產品的設計、製造、貿易、使用、維修、甚至產品回收等工作中,相當大的工作量是製圖和讀圖,故“工程圖樣”被喻為工程界的“技術語言”;而指導製圖及讀圖工作的魂是製圖標準。
製圖標準化涉及的知識領域相當廣,但它仍只是廣義標準化的一部分。故要學用製圖標準,適當領會廣義標準化、圖形學及工程學等學科的基本知識,是會起到事半功倍、後勁不窮的奇效的。
1.1 標準化
  人類自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就已經生活在一個標準化環境中;正如ISO等所強調的:“沒有標準,世界的運行將嘎然而止,…”,可見標準化的重要性。
1.1.1標準及標準化的定義  
 •標準:為了在一定範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並由公認機構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複使用的一種規範性文件。標準宜以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以促進最佳的共同效益為目的。例如:“GB10765-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兒配方食品》”
 •標準化:為了在一定範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現實問題或潛在問題制定共同使用和重複使用的條款的活動,稱為標準化。例如對標準的制定、發布、學習、實施、監督、修訂等。
1.1.2標準化原理  
 統一、簡化、協調、優化。
 例如:“GB/T4459.1-1995 《機械製圖 螺紋及螺紋緊固件表示法》”中規定的外螺紋的軸向視圖畫法——大徑用粗實線,小徑用細實線表示。首先,這個規定現在在全中國直至在全世界是“統一”的;再者,這當然比按真實投影畫螺旋線要“簡化”多了;再之,制定該標準時當然要“協調”各方意見;最後,在“GB/T133-1974 《機械製圖 螺紋、齒輪、花鍵、彈簧的畫法》”中是規定外螺紋小徑用細虛線表示,現在“優化”成用細實線表示不是更好畫嗎。
1.1.3標準分類(有不同的分法) 
(1)按屬性:強制性、推薦性(製圖標準多數是推薦性標準)。
(2)按範圍:國際級、區域級、國家級、行業級、地方級 、企業級等。
(3)按性質:技術標準(例製圖標準)、管理標準、工作標準。
(4)按對象:基礎標準(例製圖標準)、產品標準、方法標準、安全標準、環境標準等。
(5)按行業劃分:多類(國際及各國有不同的劃分方式)
(6)按形式劃分:正式標準、事實標準、超前標準。等等。
1.1.4標準的結構格式
標準的結構格式由時空因素決定了其極不統一;學用時應具體標準分別對待。
1.1.5國際標準化概況
 自從有人類以來,即已產生無意識的標準化行為和有意識的標準化活動,標準化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近現代的標準化大發展,且更科學、更系統、更重要;且範圍變化歷史及趨勢是:由小→到大。
現行的國際範圍內的標準化機構分為若干層級:
(1)國際標準化機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1947年成立, 其制定的國際標準佔68%)、國際電工委員會(IEC,1906年成立)和國際電信聯盟(ITU,1865年成立);及由ISO確認的其它與標準化有關的國際組織,例如:國際製冷學會(IIR)、世界衛生組織(WHO)等。他們頒發的標準在國際通用。
例ISO架構:ISO(國際標準化組織)/TC(技術委員會)/SC(分委會)/WG(工作組)
(2)區域標準化機構:即某區域的標準化機構。例如: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太平洋地區標準大會(PASC)等。
(3)國家標準化機構:即代表國家的標準化機構。例:中國標準化管理委員會(SAC)、美國標準學會(ANSI)、俄羅斯標準(ΓOCT)等。
1.1.6中國標準化概況 
中國標準化也是國際標準化的一部分。且國家標準化的興衰往往隨國運的興衰而興衰。古代中國曾有輝煌的標準化史,例如兵馬俑、印刷術等。解放前,國運衰標準化也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國運漸強,國家標準化事業也日強。現簡介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概況。
(1)發展歷程
1949年:即在政務院下設立“標準規格處”。
1978年之前:基本是照搬及仿造蘇聯的標準化體系。
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重新加入ISO。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頒發。
2001年-現在:2001年正式設立“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SAC)。SAC架構: SAC(國標委)/TC(技術委員會)/SC(分委會)/WG(工作組)。近年來,中國標準化大發展,形成且完善了新的中國標準化體系。
(2)標準層級
1984年前:分為國家級、部級、企業級。
1984-1989:過渡階段,分為國家級、專業級、企業級。
1990-:國家級(GB)、行業級(例JB等)、地方級(例DB34等)、企業級。截至2011年底,共有現行國家標準28278項。
(3)標準屬性
1988年前:全強制性
1988年至今:強制性(GB…)、推薦性(GB/T…),加指導性技術文件(GB/Z…)。
例如:GB/T(國標代號/推薦屬性)4457.4(順序號.部分號)-2002(批准年號) 《機械製圖(引導要素) 圖樣畫法(主體要素) 圖線(補充要素,此指本標準的第4部分)》
其中順序號(及部分號)很像手機號排序一樣,沒有很深的含義,只是排序而已;但人們有時因眼熟或耳熟,看到或聽到順序號就想起該標準是關於什麼的標準(部分),例如一看到“GB/T4457.4”,就想到是“圖線”標準;可是有時也有換號或借號的情況,例如:“GB/T4457.2-2003《技術製圖 圖樣畫法 指引線和基準線的基本規定》”就是借用了“GB/T4457.2-1984 《機械製圖 比例》”的順序號,因為“比例”標準已修訂且換號為“GB/T14690-1993 《技術製圖 比例》”了。
並且,像“GB/T4457.4-2002 《機械製圖 圖樣畫法 圖線》”這樣的一批標準(部分),其正規稱呼應是“GB/T4457-2002”標準的第4部分,但人們習慣上為了稱呼簡單,往往是把“GB/T4457.4-2002”當作一個標準簡化稱呼為“本標準”,本書遇到這種情況也這樣稱呼吧。
(4)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的一致性程度 
1)等同IDT(identical):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在技術內容和文本結構上完全相同;或含小的編輯性修改。反之亦然。
2)修改MOD(modified):允許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存在技術性差異,同時對技術性差異清楚地標明並給出解釋;反之亦然。
3)非等效NEQ(not equivalent): 中國標準與相應的國際標準在技術內容和文本結構上不同。不屬於採用國際標準。
(5)國家標準的複審
 《國家標準管理辦法》中規定:“國家標準實施后,應當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由該國家標準的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單位適時進行複審,複審周期一般不超過五年。國家標準複審結果,按下列情況分別處理:  (一)不需要修改的國家標準確認繼續有效;確認繼續有效的國家標準,不改順序號和年號。當國家標準重版時,在國家標準封面上、國家標準編號下寫明“××××年確認有效”字樣。  (二)需作修改的國家標準作為修訂項目,列入計劃。修訂的國家標準順序號不變,把年號改為修訂的年號。  (三)已無存在必要的國家標準,予以廢止。”。 但實際上對於多數標準複審周期往往做不到正好五年,一般都是超過五年,但個別標準修訂時間也少於五年”。
1.1.7標準化的重要領域
 從“沒有標準,世界的運行將嘎然而止,…”可見,標準化的領域無所不至。例如:製圖標準化、貿易標準化、企業標準化等。
1.1.8標準競爭
 標準的競爭可以說是與人類的生存競爭一樣與生俱來。特別是現代,綜合國力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標準之爭,“得標準者得天下”已成真理。目前國際標準領域的格局是:一是歐盟的“控制型”;二是美國的“控制爭奪型”;三是日本的“爭奪型”。我國在剛加入WTO最初的短短几年,就因為不是標準化強國而吃了許多“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虧,痛定思痛,這促使我國決心在標準規則方面走由“被動遵守者”→“積极參与者”→“主導制定者”→“高地佔領者”的競爭路子;近年來積极參与了國際標準化競爭,競爭策略是“重點突破”,暫時採取國際標準中國化,爭取是中國標準國際化,且已初見成效,例如於2008年成為ISO的常任理事國。爭取的目標當然是……!
1.1.9標準化的發展趨勢
 標準化越來越重要、領域越來越廣、標準趨同、數量增長、更新快、競爭更加激烈等等。
1.1.10 應當如何對待標準化
 為了國家和集體的利益,也為了個人生活工作順當,我們應:充分重視標準化,認真學習標準化,遵守利用標準化,爭取主導標準化。

1.2 圖形學
1.2.1 圖形及圖形學
 •圖形:用點、線、符號和文字等描繪事物幾何特性、形態、位置及大小的一種形式稱為“圖形”。
 • 圖形學:研究圖形的生成原理、圖形的應用和圖形的發展等的學科。
 • 計算機圖形學:研究通過計算機將數據轉換為圖形,並在專門顯示設備上顯示的原理、方法和技術的學科;其應用前景無量。
1.2.2圖樣
 投射線通過物體,向選定的面投射,並在該面得到圖形的方法,稱為“投影法”。而根據投影原理、標準或有關規定,表示工程對象並有必要的技術說明的圖稱為“圖樣”。
1.2.3圖樣繪製方式及圖樣管理方式的變化
•繪圖方式:1980年前,圖樣幾乎都是手工繪製。1980年後,逐步要求圖樣必須由計算機生成繪製。並且,設計—繪圖—製造—••••••逐步走向一體化和自動化。
•圖樣管理方式: 1980年前,圖樣管理基本上就是管理圖紙。但1980年後,圖樣管理也逐步地走向CAD圖樣文件管理方式。

1.3 製圖標準化
  由標準的分類可見,製圖標準屬於技術標準,也是基礎標準,故宏觀地看,製圖標準化等都屬於廣義標準化。
  由於工程圖樣被喻為工程界共同的技術語言,也鑄就了製圖標準的重要地位。
1.3.1 國際製圖標準化
(1)古代:產生了圖形,甚至也有工程圖,但統一程度不嚴謹。
(2)近、現代:
1) 1901年:英國標準化委員會BSI成立,其制定的第一項標準就是螺紋畫法,在此也可看出制定及實施製圖標準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2) 1947年——現在:ISO成立。其下設的“ISO/TC10”(現名“國際標準化組織/技術產品文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秘書國是瑞典;“技術產品文件”包括圖樣、說明書、合同、報告等),主管國際“技術產品文件標準化”的工作。現其發布的製圖標準均冠名“技術製圖”台頭。例如:“ISO128—24:1997  《技術製圖—畫法通則—第24部分:機械工程圖樣用圖線》”
我國是“ISO/TC10/SC6”(國際標準化組織/技術產品文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機械文件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的秘書國。
1.3.2 中國的製圖標準化  
1.3.2.1古代:先進,例如:渾天儀圖、水碾圖等。
1.3.2.2解放前:製圖標準不統一。
1.3.2.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 
(1) 1951年:政務院頒發《工程製圖標準》(13項)草案。以機械製圖為主,定用第一角畫法。
(2) 1956年:機械部發布《機械製圖標準》(JB, 21項)。  
(3) 1959年: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批准發布“GB122~141——1959《國家標準 機械製圖》(第一套機械製圖GB)”,共有19個標準,主要對投影法、圖紙幅面、圖樣畫法、尺寸注法等作規定。
之後,相關部門參照《國家標準機械製圖》,制定了建築、電氣等行業的製圖標準。
(4)1970-1974年:中國科學院和國家標準計量局修訂《國家標準  機械製圖》(第二套機械製圖GB)。
(5) 1984年:1984年7月11日,國家標準局批准發布了《國家標準 機械製圖》(第三套機械製圖GB);這批標準的引導要素都是“機械製圖”,共17項標準:“圖紙幅面及格式”、“比例”、“字體”、“圖線”、“剖面符號”、“圖樣畫法”、“裝配圖中零部件序號及其編排方法”、“軸測圖”、“尺寸注法”、“尺寸公差與配合注法”、“螺紋及螺紋緊固件畫法”、“齒輪畫法”、“花鍵畫法”、“彈簧畫法”、“中心孔表示法”、“機構運動簡圖符號”、“表面粗糙的代號及其注法”。制修訂這套製圖標準的時勢背景是:當時是改革開放初期,且距我國1978年重新加入ISO不久,故在制修訂過程中,既想保留一些我國計劃經濟時期的製圖標準的精華,又想脫開蘇聯標準體系的束縛,特別想盡量向ISO製圖標準體系靠攏,就是在這種大變革環境中及矛盾心理的指導下,生出了這套《國家標準 機械製圖》。還好,這套《國家標準 機械製圖》制修訂得還是成功的——承優、先進、實用,17項標準中有7項是等效採用、6項是參照採用了ISO的相關標準,當時在國際上也是比較先進的;且這批標準中的大部分標準使用壽命均至十多年,至今仍有3項標準(“軸測圖”、“剖面符號”、“機構運動簡圖符號”)還在應用。
 至此頒發的製圖標準都是整套成批頒發,且都是強制性標準。
(6) 1989年-現在:1989年“全國技術製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1996年第二屆,更名為“全國技術產品文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2001年第三屆;2009年第四屆。其全名為“中國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技術產品文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英文縮寫為“SAC/TC146”,掛靠在“機械科學研究總院”,主管中國的“技術產品文件標準化”工作,並與相關部門一道,連續地制修訂頒發了一大批“技術產品文件 國家標準”。1988年之後頒發的製圖標準基本上都是推薦性標準。
 另外,國內還有一些“製圖標準”是由相關的部門主持制修訂,例如,“建築製圖 國家標準”就是由建設部主持制修訂的。
 “SAC/TC146”代表中國參與國際“技術產品文件標準化”工作,與ISO/TC10對應。
 現行新的“中國製圖標準體系”,分成四個層面 :
 •第一層面:《技術產品文件標準彙編 技術製圖卷》。是將各類製圖(例如機械製圖、建築製圖、電氣製圖等)中共性的基礎內容(例如圖紙幅面、比例、圖線、視圖、字體等)統一起來制定的製圖標準,比各專業製圖標準高一個層次。
 •第二層面:《技術產品文件標準彙編 ××製圖卷》-專業或行業製圖標準。指對本專業或行業獨有的表示法所制定的標準。例《技術產品文件標準彙編 機械製圖卷》(2009版)等。
在專業製圖工作中,有的技術製圖標準被直接應用。例如,機械製圖就直接應用了“GB/T14689-2008 《技術製圖 圖紙幅面和格式》”、“GB/T14690-1993 《技術製圖 比例》”和“GB/T14691-1993 《技術製圖 字體》”等。
但畢竟技術製圖標準偏重於宏觀多專業製圖的應用,而專業製圖標準更注重本行業的實用;故有的內容即使已經有了技術製圖標準,如果某專業製圖領域認為內容需要補充標準內容,也可以制定該內容的專業製圖標準作為技術製圖標準該內容的補充或細化,但不能與技術製圖標準中的該內容相衝突。例如,“GB/T17451-1998 《技術製圖 圖樣畫法 視圖》”和“GB/T4458.1-2002《機械製圖 圖樣畫法 視圖》”,在實際機械製圖過程中,這兩項“視圖”標準配合應用。
 •第三層面:《技術產品文件標準彙編 CAD製圖卷》。
 •第四層面:《技術產品文件標準彙編 CAD文件管理卷》。
可見,我國的國家製圖標準與國際製圖標準之間,既有相似之處,例如,一些共性的基礎內容作為通則制定統一的標準,並統一在“技術製圖”名稱下。但也有不同之處,還是在冠名問題上,沒有把所有的製圖標準全部統一在“技術製圖”的標準名稱下,而是保留了“機械製圖”、“建築製圖”、“船舶製圖”等作為單獨名稱列出。但發展趨勢仍是與ISO接軌。
(7)我國關於機械製圖的標準宣貫模式的演變
標準是人類勞動的結晶,當然是有價值的頂級珍貴的產品;但產品只有被廣泛宣貫並應用才能體現其使用價值。前面已經介紹了我國關於機械製圖的標準制修訂頒發模式的演變過程是按兩個時段分為兩種模式;而標準宣貫模式當然是要與標準制修訂頒發模式對應,也是可以按兩個時段分為兩種模式:
1) 分批制修訂及宣貫模式(1951-1984)
包括1951-1984年頒發的“機械製圖標準”。這期間頒發製圖標準模式的特點是統一分批頒發,且一旦頒發各級主管部門也要分批宣貫,強制實施。當時人們也很習慣:一套製圖標準(一般是集中為一本書)頒發下來后,那麼就等著主管部門來宣貫吧,且其後這套標準起碼要有效實施五年以上,甚至有效實施十多年(例如《機械製圖 國家標準1959》);這期間在執行製圖標準的問題上真正是“一書在手,無需他求”了。這種統一分批的頒發模式,對於用戶學用標準比較方便,但有時跟不上國際製圖標準化的發展步伐,且新技術往往不能及時反映在標準中。
2) 連續制修訂及宣貫模式(1988-現在)
1988年至今20多年來,頒發製圖標準模式的特點是連續式地發布;這種不成批的連續發布模式對用戶學用標準實際是不太方便的,他們必須時時關注是否有新制修訂的標準出現,這也促成了對標準的宣貫方式也必須採用時時跟蹤的連續模式。但這種連續頒發標準的模式在緊跟國際製圖標準化步伐、反映最新技術等方面的速度較快。
再者,由於1984版的《機械製圖 國家標準》口碑很好且有效期較長,其中有的標準至今還在有效(例如“GB /T4460-1984 《機械製圖 機構運動簡圖符號》”),故自1989年以來,對《機械製圖和技術製圖 國家標準》的宣貫又可細分成兩個階段:
a)1990-2005年左右
這期間在崗的技術人員多數對1984年頒發的《機械製圖 國家標準》應用得很熟練,故宣貫人員或書籍在宣貫時不但需要系統講解現行的《機械製圖和技術製圖 國家標準》等,而且特別要詳細解釋現行標準與1984年標準的繼承及區別之處,並由此還催生了若干本《…宣貫教程》類的書。
b)2005年-現在
近幾年來,隨著在崗的技術人員的年輕化,他們對1984年及其之前頒發的《機械製圖 國家標準》一代比一代感到陌生,故宣貫工作也逐漸以系統講解現行《機械製圖和技術製圖 國家標準》等,而對1984年及其以前頒發的“機械製圖標準”只需作為“製圖標準歷史”進行適當的前後聯繫性的介紹一些就行了。並且,對中青年讀者過多地介紹1984年及其之前頒發的“機械製圖標準”反而會增加他們的學習負擔,是不是?
1.3.3  活學活用“製圖標準”,優化“產品生命周期”
從物理和化學的角度分析,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
產品:過程的結果(過程:一組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活動)。從人文經濟學角度看,人(或人為指導)通過各種活動過程,可以將一些物質生產成為有形產品,例如汽車、糧食、飛船等;另外還有無形產品,例如服務、另外,還有無形產品,例如服務、標準、信息、論文等。
人們創造並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等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不斷地高效益地設計製造出高質量的產品,並進而管理、使用、維修、保養、甚至回收再利用好產品,優化“產品生命周期”,究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優化人類自身的生存質量。為達此目的,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1) 明確產品的設計製造宗旨
仔細分析產品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公式“利潤=價格-成本”,可得出產品的設計製造宗旨:在能夠滿足使用要求的大前提下,則設計製造產品、甚至使用維修產品時越省時、省力、省錢、省……越好;目的就是降低產品成本(包括設計生產成本和使用維修成本等),以提升產品的使用價值和利潤。
(2) 優化“產品生命周期”
“產品生命周期”:市場調查→擬定產品→確定設計方法→畫圖→按圖製造產品→按圖……→按圖回收再利用產品等。
其中,設計方法可採取全新設計、仿製測繪設計、仿製加提高設計等方法,可見,仿製加提高設計方法是最佳方法,中國的高鐵工程技術就是典型例子。
可見,設計製圖在“產品生命周期”中的地位相當重要,但設計製圖在“產品生命周期”中所佔的工作量相當大,且有的產品設計製圖費用占產品成本的比例也相當高。為此,“GB/T17451-1998 《技術製圖 圖樣畫法 視圖》”中規定了產品的設計製圖宗旨:“根據物體的結構特點,選用適當的表達方法。在完整、清晰地表示物體形狀的前提下,力求製圖簡便。”,目的就是盡量減少設計製圖費用。
那麼,如果能優化“產品生命周期”,將能大大降低產品的成本。並且,這一切也都是可能的;例如,應用現代“優化設計技術”和優秀的“設計-製圖-製造一體化軟體”等。
(3) 充分發揮利用“製圖標準”的功能
充分發揮利用“製圖標準”的功能,對“產品生命周期”的優化至關重要。
1)把現行標準作為學用標準最權威最優秀的教科書
所謂現行標準,即現正在有效的“在崗”標準。現行系列“機械製圖和技術製圖 國家標準”共60多項;其中個別標準標齡較長,例如“GB/T4457.5-1984 《機械製圖 剖面符號》”等;而多數標準則較新,例如:“GB/T10609.2-2009 《技術製圖 明細欄》”等。
學用標準時現行標準原文是最權威最優秀的教科書;當然確有一些教科書及手冊等在解釋一些具體概念時可能更詳細,例如一些製圖教材講解剖視概念就很形象生動,有的還配上動畫,但仍是在“標準真經”的教義下發揮,這些書籍確實可以作為學用標準很好的參考書。
在認識標準化體系及學用標準時,當然重點是主視現行標準;但對標準的歷史等,也應進行適當的了解,例如,了解被修訂、代替甚至作廢的標準的優缺點等情況。即使對“規範性引用文件”,也需翻翻它的歷史。總之,應用標準及引用文件是喜新厭舊。
2)注意因時空因素造成的標準結構格式不一致的現實
標準的格式由時空因素決定了其極不統一,主要表現為不同層級或不同時間頒發的標準格式不一致。只以國家標準(GB)為例吧,在“GB/T1.1-2000 《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 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則》”發布前,其結構格式也不一樣。“GB/T1.1-2000”發布之後,GB的結構格式基本統一。現以“GB/T14692-2008 《技術製圖投影法》”為例,介紹一下新GB的格式吧。宏觀上看,2000年以後發布的GB的結構格式一般包括三大部分:
a)概述要素:主指封面、目次、前言、引言等,視需而定;一般大且比較複雜的標準,其概述要素列的也較全而細,甚至加上插圖目次等;而小的或簡單標準則可以少些,例如省略目次等項。
•封面(只介紹需注意的幾項吧,其它項一目了然):左上角兩行“ICS 01.100.01”和“J04”是分類號;其中“ICS”是“國際標準分類法”(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Standards)的簡稱,“01.100.01”表示“技術製圖綜合”;“J04”是“中國標準文獻分類法”的相應分類號,J指機械。上部的“代替 GB/T14692-1993”即表示“GB/T14692-1993”已被代替,不應再使用。頁面中部列出標準的中英文名稱,有的標準還寫明其與國際標準等的一致性關係(IDT…或MOD…等),“GB/T14692-2008”沒寫一致性關係,但在其前言里說明了它是非等效採用ISO的四項標準。由標出的發布和實施時間可見,“GB/T14692-2008”中的2008是發布年號,不是實施年號。最下面兩行指明該標準的批准發布機構。
•目次、前言、引言等:亦視需而定;大標準一般比較全,甚至有的標準還加上ISO前言、插圖目次、修訂說明等;“GB/T14692-2008”不算大,故只列了前言。
b)規範性要素:也稱為標準的正文,這是標準的主體,也是讀標準時主要關注的內容;主要包括:名稱、範圍、規範性引用文件、技術要素等。其中“1範圍”和“2規範性引用文件”這兩項已基本定式。
•“名稱”:與封面上列出的標準名稱一致。
•“1範圍”;一般是兩句話,“本標準規定了…”和“本標準適用於…”,這兩句話雖然簡單,但已概括說明了該標準的內容和作用。
•“2規範性引用文件”:這一段包括三句話,但深入體味其含義是“喜新厭舊”,即引用文件或內容時應盡量引用新的。
•技術要素:這是標準的重中之重,根據實際需要可以分為若干章節,用文字、表格或圖例等,闡明要規定的內容及事項。
c)補充要素:主指附錄、參考文獻、索引等,根據需要不同各標準不一。本標準只列了一個“附錄A(資料性附錄)…”。
學用標準時需注意因時空因素造成的標準結構格式不一的現實而區別對待。例如,2000年以後發布的GB結構格式如上述;2000年前發布的GB結構格式不一;近年來,國內各行業、地方甚至企業等發布的標準,其結構格式多數向GB看齊;國外標準等則更需要具體標準具體對待了。
3)注意因時空因素造成的標準內容等不一致甚至矛盾的現實
 中外的製圖標準的內容等不一致甚至矛盾之處當然不少。而即使是我國的製圖標準之間內容等不一致甚至矛盾之處也不少,正是為減少矛盾,1989年後我國產生了“技術製圖國家標準”;相關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舉了。
4)對標準的規定要堅決執行但也要有適當的靈活性
 製圖標準主要用的文字、表格或圖例等具有同等的效力。但許多文字、表格及圖例等,往往只是為說明某一特定問題而設的,故在實際工作中不一定適宜作為完整的圖樣引用,即不要生搬硬套,而應當注意活學活用標準,其方法和思路可以舉一反多地借鑒利用。例如“GB/T4458.6-2002 《機械製圖 圖樣畫法 剖視圖和斷面圖》”中的“圖13 展開繪製的剖視圖”圖例是個零件圖,而實際此法幾乎已被多數設計人員嫁接應用到畫裝配圖之中。
5)協調好製圖標準與專業標準專業知識的關係
 製圖標準重在體現產品設計意圖的表示法,而產品設計的深層內涵則要由專業知識和專業標準來保證;故進行產品設計時,要把專業知識、專業標準和製圖標準等密切結合應用好。例如在學用“GB/T4458.5-2003 《機械製圖 尺寸公差與配合注法》”時,先期學習“公差與配合”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標準,則會使設計繪圖標註的更合理。

 

[製圖標準化概論],你可能也喜歡

  • 機械製圖教學
  • 電腦輔助機械製圖
  • 機械製圖
  • 機械製圖符號
  • 機械製圖軟體
  • 工程製圖標準
  • 最新cns機械製圖標準
  • 機械概論與識圖
  • 光潔度標準
  • cns建築製圖標準
  • cns製圖符號標準
  • 識圖與製圖概論
  • 計算機概論資料結構
  • 機械概論機械原理
  • 基本設計概論
  • 安全生產標準化
  • 大量生產標準化
  • 生產流程標準化
  • 安麗細胞標準化
  • 細胞標準化課程
Bookmark the permalink ,來源:
One thought on “製圖標準化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