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的物理改性方法及其進展

   時間:2014-03-11 12:23:55
PP的物理改性方法及其進展簡介
    儘管PP存在著不少優點,但是在耐低溫衝擊方面、易老化方面、成型收縮率方面、易燃燒方面、染色方面等有著本質上的弱點,所以在作為結構材料和工程塑料材料上受到……
PP的物理改性方法及其進展正文
  

儘管PP存在著不少優點,但是在耐低溫衝擊方面、易老化方面、成型收縮率方面、易燃燒方面、染色方面等有著本質上的弱點,所以在作為結構材料和工程塑料材料上受到很大限制,為此必須對PP進行各種各樣的改性,才能拓寬其應用範圍,使改性PP從通用塑料跨入到工程塑料行列中去。

  PP改性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化學改性,一類是物理改性。下面敘述一下物理改性。

  物理改性

  物理改性是在PP基體中加入其他的無機材料、有機材料、其他塑料品種、橡膠品種、熱塑性彈性體,或一些是有特殊功能的添加助劑,經過混合、混煉而製得具有優異性能的PP複合材料。

  物理改性大致分為:填充改性、增強改性、共混改性、功能性改性等。

  物理改性工藝路線簡單易行,一般不需要複雜或特殊的設備,利用塑料成型加工工廠原來設備即可。但在要求特殊性能的改性製品時,則需要添加專用設備,如作磁性塑料時,需要在擠出機機頭添加強化磁場設備等。

  下面分述一下幾種物理改性方法及其進展。

  1.填充改性

  在PP樹脂中加入一定量的無機填料、有機填料,來提高製品的某些性能,並能降低材料成本。

  填充PP的無機填料常用:雲母粉、碳酸鈣、滑石粉、硅灰石、炭黑、石膏、赤泥、立德粉、硫酸鋇等,常用的有機填料有:木粉、稻殼粉、花生殼粉等。

  雲母填充PP的性能與其配比、混合工藝、偶聯劑種類、雲母粒度等因素有關。一般雲母的添加量為40%以下為好,雲母的粒徑在300目以上為好,鈦酸酯偶聯劑用量為雲母的30%左右為好,硅烷偶聯劑可適當少些,用丙烯酸表面處理劑時,用量可加大到5-10%,雲母的種類對複合材料的熱性能、力學性能關係不大,雲母的長徑比若不是太大、雲母的粒徑大小對材料的力學性能基本無大的影響,粒徑小些,對常溫衝擊和低溫衝擊強度及熱變形溫度稍稍有些提高。雲母的長徑比越大,增強效果越好。

  製備雲母填充PP時,盡量不破壞雲母的長徑比,使雲母均勻分散是其重要因素,為此,採用靜態混合器、銷釘型混煉螺桿、雙螺桿擠出機等有助於提高填充效果。

  硅灰石填充PP時,硅灰石的用量在30-40%為好,粒徑採用300-325目為好,填充后對複合材料的拉伸強度有所降低,但對於常溫和低溫下的缺口衝擊強度有所提高,如常溫缺口衝擊由原來的4.5上升到5.9千焦耳/平方米,低溫缺口衝擊由原來的1.8上升到2.2千焦耳/平方米,而對於無缺口衝擊強度均是下降的。由此看來,硅灰石的填充有助於克服聚丙烯對缺口敏感性的弱點。

  用硅烷偶聯劑處理硅灰石,對提高複合材料的力學性能有益,對材料的成型加工性能也能改善。

  其他滑石粉、赤泥、重質碳酸鈣等填充PP時,粘度增加較大,但隨著切變速率增加時,這種粘度增大現象就逐漸減弱,一般可用表面處理劑如聚乙烯蠟、脂肪酸鹽等及採用雙螺桿擠出機,就可改善這種成型加工性能。

  用有機填料木粉、玉米棒芯時,應選擇長徑比大於15的為好,這樣可改善韌性和負荷畸變度。

  低填充滑石粉時,指滑石粉含量10-20%,PP複合材料可取代ABS或高抗沖聚苯乙烯,高填充是指滑石粉含量超過30%,主要用於對產品外觀要求不高,主要是要求熱變形溫度、模量等性能的製品。

  目前填充改性中填料日益趨向超細化,已出現了超細碳酸鈣、超細滑石粉,粒徑為1250目、2500目等。

  另外填充改性的發展趨勢是填料的表面改性技術在不斷完善,開發不少表面處理劑,不僅起到偶聯劑作用,還具有分散劑、增濕劑、降粘劑、成型加工助劑、增加韌性等作用,這樣可加大填充用量,可達到60%以上的填充量。

  2.增強改性

  增強改性PP可以取代工程塑料,所選用的增強材料有玻璃纖維、石棉纖維、單晶纖維和鈹、硼、碳化硅等,另外填料改性中的雲母。滑石粉處理好時,也能作為增強材料用。

  玻璃纖維增強PP應用較廣,一種是混合法,即用短玻璃纖維象填料那樣進行成型加工;另一種是包復法,該法近似於電線生產方法,即在單螺桿擠出機上安裝一包復頭,玻璃纖維連續進入包復頭,P}從料斗進入螺桿,兩者匯合在一起,而後造粒即可。

  常用的偶聯劑為硅烷類,或在偶聯劑體系中加入氯化有機物或過氧化物改善PY性能。也有採用馬來醯亞胺、鄰苯二酸酐、均苯四酸酐、二苯甲酮四酸酐等進行處理的。

  玻璃纖維增強改性時應注意的是:玻纖在PP基體中的均勻分散,若分散不均勻,則會在混合體系中出現玻纖的「堆積區」和「空隙區」,這些易造成應力集中,降低製品強度。另玻纖的取向問題也是一個重要問題,在注射成型時應特別注意。

  3.共混改性

  共混改性是指用其他塑料、橡膠、或熱塑性彈性體與PP共混,填入PP中較大的晶球內,以此改善PP的韌性和低溫脆性。為此加入玻璃化溫度相對PP來說較低的一種塑料如LDPE、HDPE,這樣PP晶相和無定形LDPE組成兩相連續貫穿結鉤,這種貫穿結構作為韌性網路傳遞和分散衝擊能量。

  例如PP/HDPE共混,一般希望這兩種原料的熔融指數相接近為好,HDPE的添加量一般在25%以下為好,從共混物的流動曲線看,HDPE起一種「增塑作用」。

  加入橡膠或彈性體是改性PP的主要途徑,如在PP中可加世:順丁膠、乙丙膠、苯乙烯一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系三元共聚物、天然膠、聚異丁烯橡膠等。

  有時用三元共混增韌體系,效果更好,如PP/LDPE/乙丙膠,PP/LDPE/EVA,PP/LDPE/EPDM,此時低溫脆性可降到-40℃左右。

  一般橡膠的添加量為10%左右,LDPE量也在10%左右。

  例如PP和聚氨酯共混,PP和聚氨酯及SBS三元共混。

  基本配方:二元共混時PP/PU=90:10,三元共混時PP/PU/SBS=90:5:5。

  工藝條件:45毫米擠出機,長徑比20:1,機筒溫度180、210、205℃,機頭溫度180℃、螺桿轉速15-20轉/分。

 在顯微鏡下觀察,形成了以橡膠為分散相的「海島」式結構。

  有時在三元共混時,用20-30%量的HDPE作為PP球晶的插入劑,它可使PP球晶變得不完整,被分割成晶片。HDPE也有稱作補強增容劑。有時用聚苯乙烯作為第三組分。

  三元共混時,有時採用二步共混工藝,即先製成母料,即先把PP和彈性體SBS按1:1的比例先製成母料,然後在母料中加入配方中所需要的HDPE及剩下的PP料。

  採用粉料PP時,則應在配方中添加一些抗氧劑和輔助抗氧劑。

  4.其他改性

  阻燃改性:PP為可燃材料,分解溫度為320-400℃,起燃溫度350℃,水平燃燒速度37毫米/分,氧指數18.5。PP的阻燃方法有兩種:一是大量添加具有阻燃作用的無機填料如氫氧化鋁、氫氧化鎂,但必須添加到70-80%時才能使製品具有阻燃性,勢必影響加工性及製品的其他性能。第二種方法是用阻燃劑,如含磷、含鹵含銻的化合物,此法添加量少,為10%左右,只是阻嫩持久性差,而且對成型設備有腐蝕。

  目前又發展了一種膨脹型阻燃體系,它是由炭化劑、炭化促進劑、發泡劑三部分組成,其阻燃效果優於上述兩種方法。如用聚磷酸銨和三聚氰胺,按3:1用量的關係,則對PP的阻燃效果有明顯作用。

  抗靜電改性:在PP中添加炭黑等導電填料,可使製品的表面電阻降到10歐姆以下。

  其他還有用成核劑改性或電鍍表面處理即二次加工性的改性、在PP中添加抗氧劑、抗紫外線劑以改進熱、光老化性能等。

[PP的物理改性方法及其進展],你可能也喜歡

  • 機械加工方法
  • 機械錶上鍊方法
  • 機械百家樂作弊方法
  • 機械製造方法
  • 機械安全防護方法
  • 中研究物理
  • 物理方法化學方法
  • 彎曲模數物理意義
  • 物理力學公式
  • 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學
  • 促進發展的工具
  • 汽車的發展及演進
  • 電腦發展演進過程
  • 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及其研究進展
  • 電鍍廢水處理技術進展
Bookmark the permalink ,來源:
One thought on “PP的物理改性方法及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