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ECHANICA與ANSYS在裝配體結構分析中的應用比較

   時間:2014-03-06 22:54:43
Pro/MECHANICA與ANSYS在裝配體結構分析中的應用比較簡介
首先以一個形狀簡單且受簡單約束和外力的裝配體為例,分別利用ANSYS和Pro/MECHANICA進行分析,從而說明Pro/MECHANICA在裝配……
Pro/MECHANICA與ANSYS在裝配體結構分析中的應用比較正文

   首先以一個形狀簡單且受簡單約束和外力的裝配體為例,分別利用ANSYS和Pro/MECHANICA進行分析,從而說明Pro/MECHANICA在裝配體結構分析中比ANSYS更簡便高效。

   ANSYS是融結構、熱、流體、電磁及聲學於一體的大型CAE通用有限元分析軟體,該軟體是當前結構分析中使用最為頻繁的軟體。

   Pro/ENGINEER Wildfire是美國PTC公司推出的一整套CAD/CAM/CAE集成解決方案,它主要包括Pro/ENGINEER和Pro/MECHANICA。Pro/ENGINEER是當今世界上擁有用戶最多的三維CAD軟體,而Pro/MECHANICA是強大的有限元軟體,它可以實現和Pro/ENGINEER的無縫集成,即完全實現幾何建模和有限元分析的集成。其主要模塊可以分為Pro/MECHANICA STRUCTURE(結構分析)、Pro/MECHANICA THERNAL(溫度分析)和Pro/MECHANICA MOTION(運動分析)。

   本文以兩個裝配體為例,分別使用ANSYS和Pro/ENGINEER的Pro/MECHANICA 模塊對它們進行結構分析,並對分析結果進行比較。

一、簡單裝配體的結構分析

   簡單裝配體是指組成裝配體的零件形狀比較簡單,且零件個數較少。

   以常見的軸、鍵、轉輪的裝配體為例。轉輪與鍵是過盈配合裝配。在軸上施加約束,並在轉輪上施載入荷,如圖1所示。


圖1 簡單裝配體及其約束和受力

   1.利用ANSYS軟體進行分析

   對單一零件,可以利用ANSYS自身的建模工具,建立實體模型或有限元模型,但ANSYS不能直接建立裝配體模型,只能在其他三維造型軟體中建好后導入。若利用Pro/ENGINEER建模,可以有兩種方法導入:第一種是將裝配體另存為後綴為IGES的文件,打開ANSYS,點擊“File”→“Import”→“IGES”將數據文件導入。第二種是利用Pro/ENGINEER與ANSYS 的介面,由Pro/ENGINEER直接進入ANSYS界面。

   本文是將Pro/ENGINEER Wildfire 2.0與ANSYS 8.0連接,將裝配體導入ANSYS進行分析。具體步驟如下。

   (1)在Pro/ENGINEER建立三個零件的零件圖,並利用Mate(匹配)。Align(對齊)等指定零件間的裝配關係,形成組件。

   (2)單擊Pro/ENGINEER界面的“ANSYS 8.0”→“ANSYS Geom”。在窗口下方出現提示“Begin transfer of Pro/E geometry to ANSYS”,並顯示轉換進程。轉換結束后,進入ANSYS界面。

   (3)定義單元類型、實常數、材料屬性、網格尺寸,劃分網格。

   (4)添加DOF約束、設置集中載荷和重力載荷。這裡值得注意的是:ANSYS的重力載荷依靠ACEL命令來實現,該命令會對物體施加一加速度場(非重力場),因此若要施加負y方向的重力,應指定一個正y方向的加速度;ANSYS只顯示施加的約束和外載荷,不顯示重力。

   (5)單擊“Solution”→“Solve”→“Current LS”進行求解。

   (6)顯示結果,可以依次單擊“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Contour Plot”→“Nodal Solu”來進行。然後選擇“Stress”和“Von Mises SEQV”,以Def + undeformed 形式顯示等效應力值,如圖2所示。


圖2 ANSYS得到的等效應力雲圖

   利用ANSYS的縮放工具將應力雲圖放大,發現在零件的裝配接觸面應力雲圖斷裂,且零件分開。實際上,它們已經裝配為一體,裝配接觸面應力應是連續的。這說明ANSYS對裝配體不能識別,認為裝配后的零件是互不影響,互相獨立的。

   (7)解決辦法:在上面的步驟2完成後,首先用布爾運算的VADD命令將三個體加到一起,成為一個體,然後可以用NUMCMP命令壓縮實體編號,再進行後面的操作。圖3所示是布爾運算后的裝配體等效應力雲圖。


圖3 布爾運算后ANSYS得到的等效應力雲圖

   由圖可知,最大應力值為1.02E+6。

   2.利用Pro/MECHANICA模塊進行分析

   Pro/MECHANICA有兩種工作模式:集成模式和獨立模式。前者在Pro/ENGINEER環境界面下工作,可以直接利用Pro/ENGINEER模型進行網格劃分工作。後者在Pro/MECHANICA界面下工作,有限元模型可以由Pro/MECHANICA直接創建,也可以從其他CAD系統中輸入幾何模型數據。

   本文採取集成模式。具體分析步驟如下。

   (1)安裝好Pro/ENGINEER與Pro/MECHANICA后,進行一定的連接操作,完成兩者的匹配,使Pro/MECHANICA以集成模式工作。

   (2)在Pro/ENGINEER下建立三個零件的零件圖,指定零件間的裝配關係,形成組件。

   (3)在Pro/ENGINEER主菜單上選擇“Applications”→“Mechanica”,單擊“Continue”,使系統進入“Pro/MECHANICA”環境,然後在MECHANICA菜單管理器中選擇“Structure”,系統進入結構分析主界面。

   (4)定義材料屬性(可以在材料庫中直接選擇“STEEL”)、約束和載荷。其中重力載荷就是習慣的方向,即若施加負y方向的重力,即指定負y方向的加速度。為避免應力集中,外載荷和約束不要加在單點上,應將它平均分配到整條邊或整個面上。

   (5)單擊“Analyses”→“Mechanic Analyses/Studies…”彈出“Analyses and Design Studies”對話框,建立新的分析任務,進行有限元計算。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並沒有人為地進行劃分網格的操作,但若在“Analyses and Design Studies”對話框點擊“Info”→“Status”進行查看,可以發現有這樣一段話:

   ...Checking the model before creating elements...These checks take into account the fact that AutoGEM will automatically create elements…

   這表示,雖然網格沒有被顯示,但Pro/MECHANICA軟體內部已經自動劃分了網格。除了自動劃分網格外,也可以對網格進行人為控制,不過一般情況下自動劃分的網格精度已經能很好地滿足要求。

   (6)點擊“Analys”→“Results…”顯示計算結果,仍然選取“Stress”→“von Mises”,得到等效應力雲圖,如圖4所示。


圖4 Pro/MECHANICA得到的等效應力雲圖

   最大值是1.113E+6,與圖3的結果1.02E+6很接近,相差8.356%。

   3.比較結果

   通過上面的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在進行簡單裝配體機構分析時,ANSYS有以下不足:(1)沒有單位提示,即若輸入長度100它不識別是100 還是100 ,因此在輸入數據時要特別小心,一定要採用封閉的整套單位,否則會帶來結果錯誤;(2)載荷更改不方便;(3)重力載入與習慣方向不同;(4)若要得到較好結果,需對網格尺寸進行人為控制;(5)裝配體不識別,必須用布爾運算對裝配體操作后,才可以計算。

   與此相比,Pro/MECHANIC有單位提示,並且在在窗口直接顯示約束和載荷名稱,更改時只需選中名稱,選擇相應的Edit definition或其他操作即可,而且可以不用人為控制,就能得到較好的網格劃分,另外在零件裝配后,無需任何操作即可直接分析。

二、複雜裝配體的結構分析

   複雜裝配體指裝配體的零件形狀複雜或零件個數較多。

   下面以SGA3550礦用汽車整車滿載靜止於水平路面時,驅動橋橋殼和A形架的裝配體應力分析為例,比較ANSYS和Pro/MECHANICA在分析複雜裝配體結構時的不同。

   1.利用ANSYS軟體對複雜裝配體進行分析

   用Pro/ENGINEER建好模型后,如果不做任何簡化,向ANSYS導入時,系統會提示模型有1000多個面,這是因為ANSYS軟體對造型軟體的一些處理方法無法識別,模型又過於複雜致使導入失敗。因此必須對模型進行簡化,例如刪除倒角及非承載部分等,這一過程需要大量反覆的修改嘗試,同時也是目前對橋殼分析時常採用的方法。在模型導入成功后,也會出現因ANSYS無法對模型的一些特徵進行網格劃分,網格劃分失敗的現象,使後續工作無法進行下去,因此,只能對模型再次簡化(在多數情況下,模型的簡化工作將佔總工作量的50%以上)。顯然,這種反覆修改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最後簡化的模型與原模型相差比較大,計算結果精度不是很理想。

   2.利用Pro/MECHANICA模塊對複雜裝配體進行分析

   無需對模型做任何簡化處理,也無需人為劃分網格(自動劃分的網格精度較高),只需要按照2.2的分析步驟,設置約束和載荷即可,載荷的大小可以由力學方程計算得到。

   最後得到的應力雲圖,如圖5所示。


圖5 驅動橋殼與A形架裝配體等效應力雲圖

   如圖5所示,最大應力值為6.672E+7Pa。

   用同樣的步驟,可以對驅動橋殼和A形架的裝配體在其他典型受力工況下(例如最大牽引力、最大測向力等)的應力狀態進行分析,從而找到危險點,對結構進行改進設計。

   3.比較結果

   可見對於複雜裝配體,若利用ANSYS軟體,需要進行大量的簡化工作,且要得到理想的結果還需要人為控制網格劃分。而利用Pro/ENGINEER軟體的Pro/MECHANICA模塊,則無需對模型進行簡化,而且能很方便地得到較好的結果。

三、結論

   通過上面的應用比較,我們可以發現:

   1.ANSYS無法直接建立裝配體模型,需由其他造型軟體導入,導入后要對裝配體進行布爾運算,否則ANSYS將認為零件是未經裝配的。

   2.對形狀簡單的裝配體進行結構分析,ANSYS與Pro/MECHANICA都能得到較理想的結果。

   3.對形狀複雜的裝配體進行結構分析,必須對模型進行大量的簡化和修補工作,才可以利用ANSYS作為分析工具,而Pro/MECHANICA則無需這些操作,它與Pro/ENGINEER的無縫連接使其對複雜裝配體的分析比利用ANSYS更加簡便快捷。

   4.ANSYS在結構非線性分析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故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將Pro/MECHANICA與ANSYS結合起來,使兩者各自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從而得到更加理想的分析結果。

 

[Pro/MECHANICA與ANSYS在裝配體結構分析中的應用比較],你可能也喜歡

  • much的機械結構圖
  • 結構圖仿真機械蟾蜍
  • 結構圖機械松鼠盒
  • 沖床機械結構圖
  • 滾動軸承應用技術
  • 無框鏡架裝配技術
  • 眼鏡裝配技術士
  • 音響裝配技術
  • 快速捲門機械結構
  • o形環裝配槽設計
  • 基於裝配之設計
  • autocad應用實例說明
  • autocad應用範圍
  • autocad應用行業
  • autocad應用領域
  • autocad與autocad lt比較
  • solidworks autocad比較
  • 焊接種類比較
  • 焊接強度比較
  • 氬焊與co2焊接比較
  • 包裝設計課程考試成績分析
  • solidworks動態模擬分析
  • 包裝結構設計分析
  • 創意包裝設計案例分析
  • 產品包裝設計分析
Bookmark the permalink ,來源:
One thought on “Pro/MECHANICA與ANSYS在裝配體結構分析中的應用比較